市场经历过大起大落,需求持续低迷之后,弥漫着的仍是深深的迷茫和彷徨。
5月15日,得知记者要来采访,泉州地区几位SBS(热塑性弹性体橡胶)经销商聚到了一起。几个小时的聊天中,无奈、苦恼、焦急的表情频现,笑容难觅。
“再困难也要坚持维护客户群,保护下游利益,互相支持,共渡难关。”中国石化泉州地区SBS一级经销商崔荣祥说。
价格稳定才是硬道理
今年3月,崔荣祥以12800元/吨的价格买入了一批顺丁橡胶,加上运费、税费等,一吨花费13300元,等到卖出去的时候,仅卖到11600元,一吨赔上近2000元。
“买涨不买跌,有时一个星期涨三次价,但只要有人率先降价,就会引发市场大面积抛售,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。”崔荣祥说,当前SBS贸易商的生存状态“像走钢丝一样,生怕掉下来”。
价格的涨跌直接反映在供应商—造粒厂—鞋底厂—制鞋厂这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上。橡胶产品的直接下游用户——鞋底厂面临着价格涨跌带来的双重挤压:一方面独自承担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,一方面又面临下游市场萎缩带来的竞争。
EVA成为制鞋“新宠”
记者在泉州多家企业看到,SBS鞋底生产线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,原先陈列的SBS鞋底纷纷下架,五颜六色、造型各异的EVA贴橡胶片的鞋底、橡胶鞋底等摆进了新产品展览室。
“SBS鞋底市场越来越难做。”绮丽制鞋厂厂长助理喻成刚介绍,当前EVA贴橡胶片的鞋底比较好卖,SBS鞋底较笨重,耐磨性差,而EVA贴橡胶片鞋底柔软舒适,稍微改良一下就是新款式。一双SBS鞋底卖5元,EVA贴橡胶片的鞋底能卖到10元,属于较为高端的产品。
“目前我们用的EVA几乎都是台湾的料,价格很高。”喻成刚说,“希望中国石化能加快新型鞋材的开发。”